AI+精准教学|现代化技术赋能精准教学的探索与实践
- 兰州市第十六中学
- 2025-08-13 14:34
- 阅读 1586
2025年3月27日,城关区数智教育工作推进会在民主西路小学召开,马莹校长以《现代化技术赋能精准教学的探索与实践》为题,系统呈现了兰州市第十六中学在智慧教育领域的创新图谱,为与会者勾勒出一幅“技术为器、育人为本”的教育新图景。
一、精准教学:构建“三阶闭环”育人新模式
依托PAD实验班的教学实践,兰州市第十六中学形成了“诊—学—练”一体化的精准育人闭环。课前通过城关智慧教育云平台推送微课导学包,借助预习反馈智能分析学情;课中运用平板交互系统开展分层教学,通过抢答互评实现动态调整;课后依托AI诊断生成个性化作业,形成“千人千面”的成长方案。这种“数据导航、精准滴灌”的模式,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节奏。
学校创造性实施“双平台融合战略”:在“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”框架下,通过“星宇探索”科学课程整合航天教育资源,借助“朝花夕拾”文学项目构建经典阅读体系;同步深化城关云平台应用,开发学情雷达图动态追踪系统,实现教师精准施教、家长即时共育。这种“国家资源筑基+区域平台赋能”的双轨模式,让教育服务突破时空边界。
三、虚实共生:创设沉浸学习新场域
在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深度融合中,学校打造出多维立体的智慧学习场景:地理课堂借助奥维地图3D功能重构地形认知,生物实验室通过NBbiology软件突破实验条件限制,VR安全体验馆让应急演练更真实可感。智慧图书馆不仅实现“刷脸借阅”,更通过阅读数据画像推荐个性化书单,让书香浸润校园每个角落。
四、AI赋能:重塑教学流程新范式
学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学全流程的深度融合:备课阶段运用DeepSeek系统智能分析学情,自动生成分层教学方案;课堂管理通过在线抽查系统实现精准督导,实时生成互动热力图;语言教学构建“AI初评+教师精批”双核体系,让写作指导更具针对性。这些创新实践正在重塑“教”与“学”的时空形态。
五、师生共进:谱写智慧成长新篇章
在技术赋能的浪潮中,我们始终坚持“双主体发展”理念:教师团队通过“青蓝—骨干—名师”三级培养体系,实现信息素养全员达标;学生群体在机器人社团、AI创客空间等平台中,培育面向未来的数字素养。线上成长档案记录发展轨迹,云端教研平台促进经验共享,绘就师生共同成长的数字画像。
智慧教育的真谛,在于用技术唤醒生命的自觉。十六中人将继续秉持“以智启智、以慧润心”的理念,在AR辅助教学、教育大模型应用等领域深化探索,让技术真正成为滋养生命的甘霖,在虚实交融中书写立德树人的时代答卷。
马莹校长的报告以鲜活的实践案例、系统的理论思考,展现了基层学校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创新路径,其“技术向善、育人为本”的核心主张引发与会者强烈共鸣。这场充满教育智慧的分享,不仅是对过往探索的总结,更是向教育未来发出的诚挚邀约。
发布评论
还能输入 140字
用户评论